【人民出版社】 连凡著作 | 建构与诠释:《宋元学案》哲学思想研究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10-24
书名:建构与诠释:《宋元学案》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连凡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作者简介】
连凡,湖北孝感人,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副教授,日本九州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博士,朱子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陆九渊研究会理事等。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比较哲学、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已在《哲学与文化》《日本中国学会报》等海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及译作百余篇。获得2020年度湖湘文化研究突出贡献奖(“南轩奖”)。 出版专著3部:《〈文献通考·经籍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建构与诠释:〈宋元学案〉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思想与文献:〈宋元学案〉综合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译著2部《宋明时代儒学思想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宋明哲学的本质》(重庆出版社2023年版);主编高中国学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六册(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参编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教材《中国哲学史学科地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参与整理新编《朱舜水集》(宁波出版社即将出版)。 主持各种项目共10项,其中国家级2项(“《宋元学案》综合研究”及“比较视域中的宋明儒学诠释路径研究”)、省级2项(“明末清初以来海内外宋明儒学的研究范式及其转型研究”及“诠释与建构:《宋元学案》中的学案及其学派研究”),校级5项(“黄百家哲学思想研究”“楠木正继学术思想研究”等),以及民藏工程项目1项(“《五种遗规》民论”)。参与教育部重大基地课题“阳明心学的历史渊源及其近代转型”及贵阳孔学堂重大项目“日本阳明学名著译丛”等。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以《宋元学案》中的学案及其学者为点,以《宋元学案》中的学派及其思想史脉络为线索,围绕《宋元学案》及其相关原典,探讨了《宋元学案》的思想史建构及哲学诠释诸方面。在思想史的研究上,本书分析了《宋元学案》中的学派概念及地域特征,进而依据师承、宗旨、地域等要素将《宋元学案》中的学案及其学派分成八个阶段和九个部分,探讨了《宋元学案》中宋元儒学思想史的总体脉络及各学派的学术源流,并阐明了思想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影响。在哲学诠释的研究上,本书以编纂者对思想资料的诠释和评价为中心,结合海内外相关研究,除对北宋五子、朱、陆等重要学者的哲学诠释进行重点分析之外,又从理气论、心性论、道德观、工夫论、朱陆异同论、异端论、鬼神论、西学影响等方面出发,对黄氏父子的哲学诠释及其思想立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目 录】
绪论
一、《宋元学案》中的学派概念及其地域特征
二、《宋元学案》中的学案、学派及其思想史建构
第一章 宋学的创立与学派的形成
第一节 宋学开山胡瑗、孙复及其弟子的评价
一、胡瑗的明体达用之学及其分斋教学法
二、徐积的《荀子辩》及其批判
三、孙复与石介的思想评价及其道统论
第二节 宋学的兴起及其地域学派的展开
一、范仲淹的思想史地位及其教育贡献
二、欧阳修的佛教批判及其学术评价
三、陈襄的诚明说与人才举荐
四、地域学派的兴起及其思想史地位
第二章 北宋六先生与道学的创立
第一节 司马光思想的诠释与评价
第二节 邵雍思想的诠释与评价
一、邵雍的学术渊源与思想史地位
二、对象数易学的批判——以八卦生成说与八卦方位图为中心
三、太极说——“道为太极”与“心为太极”
第三节 周敦颐思想的诠释与评价
一、周敦颐思想的定位及其评价
二、《太极图说》的诠释与评价
三、《通书》的诠释与评价
四、黄宗羲、黄百家父子对周敦颐思想的综合评价
第四节 二程思想的诠释与评价
一、二程思想资料的编纂及其特色
二、程颢思想的诠释与评价
三、程颐思想的诠释与评价
四、二程思想的评价及其异同
第五节 张载思想的诠释与评价
一、《正蒙》的结构层次及其学术意义
二、《西铭》的哲学诠释——追求万物一体之仁的人生境界
三、《东铭》的哲学诠释——“自明诚”与“自诚明”的为学径路
四、“太虚”的哲学诠释——虚气相即、体用不二的宇宙本体论
五、人性论与工夫论
第三章 两宋之间的道学传承
第一节 司马光弟子思想的诠释与评价
一、刘安世的思想评价
二、范祖禹的思想评价
三、晁说之的思想评价
第二节 谢良佐思想的诠释与评价
一、谢良佐的思想史地位及其与杨时的比较
二、谢良佐的哲学宗旨及其诠释
第三节 道南学派思想的诠释与评价
一、杨时——对北宋道学思想的初步总结
二、罗从彦——静坐体认未发气象的工夫
三、李侗——黄宗羲对《延平答问》的诠释
第四节 二程其他弟子思想的诠释与评价
一、尹焞——居敬涵养的工夫
二、王苹——心学倾向与全祖望的评价
三、吕大临——吕、程“中和之辩”及其思想史意义
四、陈瓘与邹浩——学术渊源及其思想评价
第五节 湖湘学派思想的源流及其诠释
一、胡安国的师承关系与学术渊源
二、胡寅的佛教批判及其评价
三、胡宏的《知言》及其诠释
第六节 东莱吕氏之学的诠释与评价
一、宋元儒学世家与东莱吕氏之学的源流
二、东莱吕氏学者的师承关系及其特色
三、吕希哲与吕本中的思想特色及其评价
第四章 南宋儒学的兴盛与论争
第一节 朱熹思想的诠释与评价
一、思想资料的编纂及中和说的诠释
二、性论——以四因说及魂三品说为框架
三、魂魄说——以黄宗羲《论魂魄》为中心
四、道德观——以《仁说》为中心
第二节 张栻与吕祖谦思想的诠释与评价
一、张栻的主敬穷理与“观过知仁”说
二、吕祖谦的学术评价与婺学的变迁
第三节 浙东学派的源流与评价
一、永嘉学派的学术源流及其评价
二、永康学派代表陈亮的评价:道德与事功兼顾、人品与学问并重
三、永嘉学派同调唐仲友:经制之学功不可没、朱唐交恶平摊责任
第四节 江西陆学的评价与朱陆异同之辩
一、陆九韶、陆九龄的家族背景及思想特色——全祖望兼顾人品与学问的立场
二、陆九渊思想的评价——编纂者折衷朱陆异同的心学立场
第五章 朱陆的后学与思想界的整合
第一节 朱熹弟子思想的诠释与评价
一、黄榦的思想史地位及其立场
二、辅广的思想传承与黄氏父子的思想史观
三、陈淳思想的诠释及其评价
四、魏了翁与真德秀的学术地位及其评价
第二节 宋代陆学的传承与四明陆学的评价
第三节 浙东朱学的学术源流及其评价
一、金华朱学的学术源流及其评价
二、四明朱学的学术源流及其评价
第四节 元代儒学与朱陆合流
一、元代北方朱学——许衡与刘因
二、元代南方朱学——吴澄与郑玉(朱陆折衷者)
三、元代陆学的发展脉络及其评价——陈苑与赵偕
第六章 思想与政治的互动影响——以党禁与杂学为中心
第一节 思想界的周边——道学与反道学的政治斗争
一、“元祐党禁”(附“绍兴学禁”)的经过与“元祐党人碑”
二、“庆元党禁”的经过及其影响
三、周密的道学批判
第二节 新学、蜀学及其余波金朝儒学的评价
一、新学与蜀学的评价
二、金代儒学的评价——以李纯甫和赵秉文为中心
结论
一、《宋元学案》中的思想史建构及其观点
二、《宋元学案》中的哲学诠释及其思想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