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宁、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会议上的致辞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7-09-18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院长 吴根友


尊敬的陶老师、唐会长、王会长,各位与会专家、学者,上午好!

非常高兴在金秋季节,由我们承办这样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议,这是两个学会的领导及学术同仁对武汉大学哲学学科,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高度肯定与信任,在此,我代表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的同仁,对于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诚挚的谢意。希望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我们尽最大努力为大会提供好的学术服务,也祝愿大会在学术上取得丰硕的思想成果。

由于受学科专业领域的限制,对于列宁、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缺乏研究,我不能对此次会议的主题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观点,仅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发表一点浮泛、浅显的见解,以就教于各位大家与专家。

众所周知,武汉大学哲学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是有赖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达先生。而李达先生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对于金沙集团1862cc成色而言,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我们学院以理论与学术的方式服务现实社会的一贯学风,因而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学院最重要的学术传统。这一学术传统在陶德麟先生带领的学术团队的努力下,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新的学术成果,也培养出了新的学术领军人物与一批学术骨干。从这个角度看,由我们来承办这一次学术会议,也是十分恰当的。

其实,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学术问题来看,决不仅仅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的事情,当代中国哲学的研究都存在着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贯彻到广泛的哲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学术问题的应有之义。20世纪早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之一侯外庐先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揭示了中国有自己的早期哲学启蒙思想及其思想历程的思想史现象。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的萧萐父先生继承并深化了侯外庐先生的说法,对中国哲学启蒙道路的坎坷历程做了更为细致,也更为切合中国社会与思想发展历程的描述。而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有关中国思想史的这一理论成果,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如冯契、李泽厚等,并从哲学史领域影响并幅射到历史学界、文学史界、艺术思想史界。至于在西方哲学史、科学技术史、逻辑学思想史等领域里,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与方法,是当代中国哲学界仍然需要化大力气加以解决的理论问题与学术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现实历程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研究那些典型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成果,如毛泽东、刘少奇等第一代共产党人的理论遗产,同时也要研究在中国化过程中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所遗留的惨痛教训。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与中国的社会进步、人民的幸福生活的具体历史进程高度地结合进来,才能为中国人,进而也为亚洲与世界的万民带来福音与福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当前的现实条件而言,就要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的古国,与有着丰厚而深入骨髓的儒家文化传统、道家、佛教文化传统的东方文明古国结合起来,而不是与之对立。一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与方法,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现代文明的精神气质改造古老的农业文明古国的精神,另一方面又要吸收古老农业文明所发展出的丰厚的传统文化精华,建设一个不外在于现代世界文明精神,同时又切实具有中国及东方文明特色的现代中华文明。因此,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指导精神、方法论原则与文化土壤的关系,这即是说,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华大地进一步生根、开花、结出更加丰硕的理论成果,就必须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现实与中华的文化土壤,不能以教条主义与本本主义的形式与面貌出现。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文化的建设与建成,就必须要认真、大胆地吸收马克思主义思想,并自觉地以之作为指导与方法论,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中华文化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的一次凤凰涅槃。

因此,我个人希望此次学术会议将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学术会议,其学术成果与理论成果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并在未来的社会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现实功用。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也祝各位与会代表在会议期间身心愉快!

谢谢大家!(2017.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