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6位教授的论著荣获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3-04-18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名单,我院有6项成果获奖。陶德麟教授的论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理解》荣获一等奖;徐水生教授的著作《中国哲学与日本的近代知识人》、邹元江教授的著作《中西戏剧审美陌生化思维研究》荣获二等奖;陈望衡教授的论文《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汪信砚教授的论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丁四新教授的著作《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荣获三等奖。(禹燕民)

附:获奖成果简介

一、论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理解》,《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总第175期,2009年1月10日出版,作者:武汉大学陶德麟

1.基本内容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前提性问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否可能?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能性的观点有三种:“中国人学到的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即使读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读懂”;“中国人即使读懂了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使它中国化”。本文分析论证了这些观点的虚妄。(二)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什么?本文指出关键是本文标准与实践标准的分歧:(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标志实践目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的概念。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败得失的标准不是论断与文本是否符合,而是实践的结果与实践的预期目的是否符合。(2)文本标准即教条主义必然导致主观与客观分裂、认识与实践脱离。本文根据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此作了论证。(3)实践检验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的动态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要在实践中不断经受检验,得到发展。(4)教条主义不是文本研究之过,而是对待文本的错误态度之过。要反对的是以文本为标准来剪裁实践,限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不是文本研究。

2.学术价值

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将造成思想混乱,阻碍我们沿着来之不易的中国道路前进。本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依据给予了有说服力的学理支持。

3.社会影响

《新华文摘》2009年第9期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首篇全文转载。《中国哲学年鉴》2010年卷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习与参阅》2009年第5期全文刊载。《学术月刊》2010年第45卷《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哲学)》把此文列为”主要参考文献”并作了介绍。《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1日就此文以整版篇幅发表了对作者的专访。复旦大学陈学明教授在《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第10期评价此文 “一下子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要解决的关键理论问题明确地摆在世人面前。” 此文被学术界多次引用。

二、著作《近代日本の知滓人と中国哲学》(《中国哲学与日本近代的知识人》),日本株式会社东方书店2008年出版,武汉大学徐水生著,日本文教大学阿川修三,日本二松学舍大学 佐藤一?译

1.篇章结构:该书由导论:“日本近代文化的呼唤”;第一章“近代哲学之父的历史选择”;第二章“近代唯物论的新诠释”;第三章“融合东西哲学的独特创造”;第四章“诸文化领域中国古代哲学的渗透”;结语:“文化现代化的活水源头”等六大部分所组成。

2.基本内容:该书以“日本近代哲学之父”──西周、“东洋卢梭”──中江兆民、日本近代哲学的集大成者──西田几多郎、“日本近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日本近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日本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汤川秀树等日本近代最具代表性的知识精英为例,系统而详细地论述了历史地沉淀在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孔孟儒学、老庄道学、中国佛学,对日本近代的哲学、经济、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该书经过认真分析后总结性地指出:通过以上日本知识精英的创造性转换,中国古典哲学是日本近代初期接受、译介西方文化的理论基础;是日本近代哲学思想、企业文化、科学方法论的东方特点形成的重要基因;是日本近代化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之一。

3.主要创新:作者充分利用先后于日本同志社大学和东京大学共计二年的客座研究机会,奔波于日本多家图书馆,依据大量的第一手日本文献,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数易其稿,形成了《近代日本の知滓人と中国哲学》一书。其主要创新之处是:(一)它深入地揭示了中国古代哲学对日本近代文化乃至近代化有着积极影响的重要史实,弥补了过去对此研究的不足,拓宽了人们对中国哲学在日本影响的认识视野。(二)它用大量的史料说明:日本文化的近代化,并非是成说的“脱亚入欧”模式,而是一方面大力吸收西方近代文化,另一方面又深入发掘东方传统文化资源尤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而实行东西方文化融合的过程。

4.社会影响:该书在日本出版后,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日本著名中国哲学思想研究专家、东北大学名誉教授中岛隆藏先生于2010年5月在日本《东方》(第351期)杂志上发表了专文长篇书评,对该书给予了充分肯定。根据日本全国图书馆检索系统(2010年9月16日)查询,该书已被包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日本国会图书馆等共计125家日本图书馆收藏,成了日本的青年学子和专业研究者的学术参考书。

三、著作《中西戏剧审美陌生化思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武汉大学邹元江著

1.篇章结构:本书除“导言”和“结语”外共四章。第一章“偏离与陌生化”主要探索布莱希特“陌生化效果”理论产生的俄国形式主义的背景,尤其关注“偏离”这个关键词对俄国形式主义建构陌生化理论的意义;第二章“限制与陌生化”主要研究布莱希特确立“陌生化效果”理论的历史根源,特别发掘“限制”这个关键词对构建“陌生化效果”理论的意义;第三章“陌生化的否定性”主要分析布莱希特基于对中国戏曲的“陌生化效果”认识对理解中国艺术精神的普遍意义,尤其从“非对象化”、“非在场性”的陌生化的否定性内核见出包括中西戏剧在内的中西艺术本质的差异性;第四章“陌生化的反思性”主要在陌生化的视野里反思辩难百年来中国艺术,尤其是戏曲艺术在接受西方戏剧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2.基本内容:本书作者前后花费十年精力完成的这部著作,试图在对西方戏剧美学理论和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精神的不断分疏与反复比较中,以陌生化思维所开启的否定与反思的理论视域,逐一剥离那些非戏曲本质的因素,进而凸显出戏曲艺术“怎是”的“场域”,重“返”戏曲艺术的精神之“本”,从而开拓出理解戏曲艺术审美精髓之新“源”的路径。

3.主要创新:1、对“梅兰芳”这个现代中国戏曲艺术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加以重新解读评价。2、系统论证、确立了中国戏曲艺术是最具代表性的间离艺术的观念。3、对学界、演艺界习以为常认同的“风格”、“流派”观念加以解构辩难。4、对“戏曲导演制”的弊端加以批判。

4.社会影响:该书出版以来,在海内外学界产生了持续广泛的影响。美国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王德威院士认为该书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非常值得讨论。作者曾应邀在德国特里尔大学和波恩大学就该书的主要内容所作的学术报告,得到了卜松山教授和顾彬教授的高度评价。龚和德研究员在许多重要的学术场合向戏曲学界和演艺界推介这本被他称作“阅读成本很高的书”,希望能就书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学术讨论。邓晓芒教授认为该书作者“立足于以布莱希特为代表的西方现代‘陌生化’艺术理论的深入细致的理论探讨,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特别是他所熟悉的中国戏曲艺术精神作出了高屋建瓴的崭新的哲学、美学和艺术分析及重新评价,提出了一系列大胆新颖、但又有充分专业的理论和实证根据的见解。……很大程度上恢复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原生态,重建了有中国味的戏曲艺术欣赏和创作原则,使该课题具有相当高的理论价值和艺术实践上的指导作用,在现行中国美学和戏曲理论领域中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四、论文《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学术月刊》2010年第7期,作者:武汉大学陈望衡

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包含了处理好四方面关系:一是环境与资源的关系,自然当其作为人的价值物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资源,二是作为环境。资源与环境的根本区别是,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而环境是人的家园。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而将自然界看成环境,不管这里的自然条件如何,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资源是经济的概念,它的价值是可以用金钱换算的;环境,从本质上来看,是人文概念,它的价值是不可以用金钱来换算的。对于当今的人类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将自然看成我们的家。家,不只是生活的概念,还是一个深刻的哲学概念。家也不只是物质性的概念,还是精神性的概念。环境美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家园感主要表现为环境对人的亲和性、生活性和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归属感。?

二是宜居与乐居的关系。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不只是住着,还有生活着。居住可以区分成三个层次:宜居、利居和乐居。宜居重在环境保护,它虽然也是环境美学所肯定的,也是环境美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却不是环境美学的特殊性所在。利居重在环境开发,仍然没有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明显地在利用环境,而环境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只有乐居,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高度和谐的。乐居所要求的人与环境的和谐不是一般的和谐,它具有“三性”: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一般来说,山水园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最能满足人性需求的,因而也是最能让人乐居的环境。自然让人愉悦,文化让人迷醉,情感让人留连。城市居住功能三层次中,宜居是基础,立足于生存;利居,侧重于创业,立足于发展;乐居则侧重于生活,是前二者的综合与提高。乐居是人类对环境的最高追求。环境美学将乐居看作环境美的最高功能。它的重要价值在于确立人类对环境建设的最高目标。

三是工程与景观的关系。工程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是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环境的破坏。从环境美学的角度,应持“化工程为景观”的态度。功利与审美是美学基本问题之一,它在环境美学中的体现,则是工程与景观的统一;景观作为美学概念,相当于艺术中的意象。“将工程化成景观”,要求在工程规划中加入美学理念,让工程既有利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又有利于人们的审美。这里,牵涉到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问题。工程建设有两种理念在指导,一是功利原则,如何让工程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功能性;二是审美的原则,有人提出:功能第一,审美第二。这个提法问题有二:一是将功能和审美看成两个东西,将它们完全对立起来了。二是因为有第一第二之分,在实践中,其后果多是功利唯一,审美缺失。市政建设上,不宜提功能第一、审美第二的口号。它只有一个原则:功利与审美两者统一,功利即审美。?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审美主导”。为何不提功利主导,而提审美主导呢?道理很简单,功利主导,总是导致审美的缺失;而审美主导,则一定会将功利包容在内,因为功利是审美的重要内容或者灵魂。

四是环境保护与环境美学的关系。环境美学不只是环境的美化学,它也是环境的保护学。环境保护,一是需要科学技术,二是需要理念。环境美学提供的正是环境保护的理念,没有环境美学作指导的环境工程往往是不到位的,或者说是不够理想的。环境保护有两种理念:一种是科学的环境保护,另一种是审美的环境保护。两者均需要且必须统一。从理论上讲,它们是可以统一的,因为真善美应该也是可以统一的。将真善美统一的观点用到环境保护上来,善指人的生存与发展,它是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真与美则分别指环境保护的两种不同理念。“真”的保护指科学的保护,它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 “美”的保护必须包含有“真”的保护,生态平衡是它题中应有之义,但“美”的保护还有“真”的保护所没有的东西,那就是美的规律。。环境保护有消极的保护也有积极的保护。消极的保护有时未必能做到长久的保护、全面的保护。积极的保护则立足于长久的保护、全面的保护,它要求相关的事物处于良性的互动关系之中,这其中就包“美”的保护。因为环境美学所看重的美总是立足于生命的,生态的,因而它是动态的,持续发展的。

环境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教育中,不只是环境保护的教育,还有环境美学的教育。这方面,我们做得还很不够。整个社会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环境审美的意识也很薄弱。环境美学它所要担当的,不仅是环境保护的教育,还有环境审美的教育,这方面,环境美学的使命更是任重道远。

论文不仅于环境学、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建构作用,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论文发表且经《新华文摘》转载后,产生重要的社会反响。一些城市如江苏吴江、山西太原、甘肃庆阳和陕西西安雁塔区邀请作者去讲学,他们在城市建设上均吸收了这篇论文的一些观点,特别是吴江明确打出了“乐居吴江”的口号。此文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斯坦福大学邀请作者就这一专题作讲演,英文杂志The Journal of Asian Arts and Aesthetics,(Vol. 3, 2010)还刊发了此文的英文译稿。

五、论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作者:武汉大学汪信砚

1.篇章结构:该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应有范式。第二部分考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应有范式的偏离及其消极后果。第三部分探讨了在当前条件下应该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问题。

2.基本观点: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应有范式,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不同的时期都表现出对这一研究范式的这样那样的偏离,并最终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步入了“危机时期”;要走出这种“危机”,就必须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确立或者说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范式。

3.主要创新:第一,在学术界首次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应有范式;第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根本范式上的重大偏差及其克服途径作了系统分析和全面把握;第三,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回归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应有范式的若干前提性方法论问题作了深入论析。

4.社会影响:第一,被多种书刊转载。该文发表后,先后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年鉴》、《长江论坛》等刊物及多种著作转载。第二,被报刊文章和学位论文广泛引用。第三,受到报刊文章高度评价。《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发表的《学术视角下的论文质量问题研究――基于10所哲学系(院)论文数据的分析》一文的研究结论是:“根据影响因子、引证频次、下载频次这3个指标,我们综合评定出2008年发表的最具影响力的10篇文章”,其中第一篇是“武汉大学汪信砚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第四,曾获第七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六、著作《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武汉大学丁四新著

1.篇章结构:此书由《楚竹书老子甲编(上)》、《楚竹书老子甲编(下)》、《楚竹书老子乙编》和《楚竹书老子丙编》四个部分组成。第一、二部分内容,与楚简本甲编上下篇相应。根据简本文本特征,本书对甲、乙、丙三编作了具体分章,甲编共计21章,乙编为8章,丙编为4章,且各章加题章名。

2.基本内容:

本书以校注郭店楚竹书《老子》甲、乙、丙三组为基本目标,将楚简本、帛书甲乙本、王弼本对照列出,方便读者的阅读和检讨;随后详述学界相关论点及论证;最后在案语中有针对性地展开深入的分析、批评和总结,提出创新性的见解。全书计正文427页,391千字。

3.主要创新:

此书考察和分析了大量《老子》文句、术语、命题的含义,解决了一些楚简本及《老子》研究史上遗留下来的疑难问题;为研究经典文本及其思想在古典时期的演变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例;成功地运用了多种方法,将思想、语义分析与语言文字、文献考据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同类性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4.社会影响:

此书是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方面的代表性,在国际简帛学界和中国哲学界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郭齐勇、曹峰、李若晖、杨逢彬、工藤元男、Shirley Chan、颜世铉、史杰鹏等学者曾对此书作了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