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1-04

本网讯(通讯员谭玺)2023年1月3日下午,根据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相关要求,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党委组织召开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武汉大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成员、金沙集团1862cc成色院长李佃来教授为全院党员师生做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的报告,党委书记卢昌宁主持会议。

会议开始之初,卢昌宁书记根据校党委要求传达了学习二十大精神的三点要求:一是必须坚持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党的二十大的内涵,精准把握二十大精神相关的外延,扎实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及新修订的党章。二是把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将学习二十大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相关论述结合起来。三是坚持知行合一,在领会相关理论的同时将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学习工作中去。

随后,李佃来教授讲授党课,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李佃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二十大报告的核心关键词,也是二十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因此深入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需要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系统、深入的把握。为了系统、深入地理解现代化,需要从哲学的层面对现代化提炼出另一个概念——现代性,并基于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判断和审视来深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性和优越性。接着,李佃来教授通过分析近代以来西方现代性的发展历程指出:以主体性原则为基础的西方现代性中存在三个方面的内在冲突、分裂和对立关系,分别是人和人的冲突、人的世界和物的世界的冲突以及主体和客体的对立。这三个方面的冲突和对立带来的必然是社会伦理的崩溃、社会的阶级分化、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国家之间的对立和冲突。马克思在其文本中逐一批判了西方现代性中存在的这三种分裂和冲突,并在批判的基础上重构,提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以人为目的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既指全体的人,又包含每一个个体,因此,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不存在必然的冲突和对立。李佃来基于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基本观点看中国式现代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很大意义上与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和重建理论是相一致的,同时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态度也告诉我们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优越性和必然性的。这种优越性和必然性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现代化,二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三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四是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五是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现代性的一种新选择体现了一种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最后,卢昌宁书记对李佃来教授的报告做出总结,指出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做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的又一次创新和突破。同时,卢昌宁强调了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强调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五个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和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卢昌宁要求各支部要积极开展学习二十大精神的相关活动,阅读原文、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学习二十大精神的三点要求。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