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的革命】田野调查+影视创作,这门课真有趣——宗教人类学课程改革侧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1-11-11

 本网讯(通讯员施玥馨)宗教人类学是使宗教学成为科学的重要支撑学科。我院的“宗教人类学”课程自开讲以来,一贯注重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的有效融合。主讲教师经常带领学生深入实地开展田野调查,鼓励学生与被调查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观察其日常生活状态,从而得到真实可信的人类学研究材料。

2017年,该课程的主讲教师曹彦副教授发现,伴随现代化及城市化推进,传统文化及其场所逐渐消隐。文字性的田野调查报告很难生动、完整、具体地记录传统文化,唯有影视化手段才能更多地承担起“拯救文化”的重任。基于这一体认,曹彦开始教学改革探索,迈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一步:引入田野影视创作。学生需在开展田野调查、提交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田野影视创作,作为期末的最后成果。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的“宗教人类学”课程创始人宫哲兵教授从专业的角度指出,“宗教仪式是宗教人类学的重要研究范畴,而影像手段的使用,在真实性、具体生动性方面远远超过了文字,因此这种教学改革方向值得推崇。”

文字与影像均是重要的原始记录载体。在曹彦看来,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报告与田野影视作品如同硬币的两面,可共同成为具有永恒科学价值的研究档案。他要求学生在田野调查报告中详细记录拍摄、讨论、剪辑的全过程,使报告与视频互相呼应、互为补充。这一方法论层面的突破,也让这些人类学田野影视作品成为有别于艺术电影和普通纪录片的科学作品。

为提高学生人类学田野影视创作能力,曹彦在课堂中融入视频制作相关内容,专门讲授纪录片拍摄技巧与流派、传授视频剪辑方法,提炼人类学研究特有的镜头语言。并在具体实践中指导学生确定拍摄主题、实现现场拍摄、完成视频后期制作等,为学生开展视频创作扫除了技术壁垒。

在具体的实践方法方面,曹彦以著名人类学家博阿斯的“文化相对论”为指导,向学生强调:要应用参与式的主位观察法,并充分调动被拍摄者的主体意识,让其参与拍摄和剪辑的全过程,多听取他们的意见;要充分尊重被调查对象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与其建立良好的田野关系,并以田野影视作品回馈被调查对象,不做知识的掠夺者。

教学改革实施4年以来,学生们已成功创作各类题材的优秀田野影视作品,如《石观音寺》《基督教音乐》《道教三元朝仪》等。2021年,学生们独立创作的《莲溪寺的早晨》《长春观•田野调查》等4部作品荣获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颁发的“2021年度调查报告优秀奖”。

其中,《莲溪寺的早晨》由4名学生合作完成,全程用手机拍摄,却具有丰富的镜头语言和不输专业相机的画面质感。为完成这一创作,小组成员三次造访莲溪寺,六天三晚的时间内,与寺内比丘尼保持相同作息与饮食,用镜头追踪她们的行动轨迹,甚至早上三点半就要起床拍摄。又经过一个多月的后期剪辑处理,终于记录下莲溪寺比丘尼真实的清晨生活。

人类学田野影视作品《莲溪寺的早晨》

《石观音寺》的拍摄地点位于黄陂区,需乘地铁再转车两趟,历时近四小时才能到达。但制作小组不惧路途遥远、舟车劳顿,每周末坚持造访,用三个月的时间精心完成了这份优秀的宗教人类学田野影视作品。调查实践过后,小组组长曾梓煜感触颇深:“我们所经历过的辛苦,与宗教人类学家的辛苦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这些工作在他人眼中可能只是笨拙地重复和记录,但这份亲身经历让我觉得,正是这种笨拙,才让很多历史更加精细。”

 

对学生们而言,田野调查+影视制作既是双重挑战,也是令其终身难忘的经历。在这一新型实践育人形式下,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习田野调查方法、深化专业认知,更能提升综合素质、滋养人格成长。在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田野实践中,学生与被调查者一同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并激发对方对其生活的激情和热爱。

《莲溪寺的早晨》总策划何音君同学表示,“‘宗教人类学’的课程实践培养了我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策划组织能力、与被调查对象和小组成员的沟通交流能力、田野考察能力、视频拍摄及剪辑能力。这门课的实践、交叉学科性质很强,很好地践行了学以致用的要求。”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副院长李志认为:“曹彦老师主持的‘宗教人类学’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新文科教育改革的三个基本理念,一是跨学科,二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高度融合,三是新技术、新媒介与专业教育的高度融合。宗教人类学作为一个大的学科领域,本身就是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多学科融合的一个结果。通过田野调查以及视频制作,曹彦老师以特别的教学形式,让同学们在拍摄及田野调查中理解深刻而抽象的理论。”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新闻网 http://news.whu.edu.cn/info/1004/65867.htm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