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沙龙活动 | 黄燕强副教授主讲“AI与生生、亲亲:从儒家的视角”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10-28

本网讯(通讯员梁浩、张广)10月24日中午,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第24次教师午餐研讨会在振华楼B214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午餐会由中国哲学教研室黄燕强副教授作题为“AI与生生、亲亲:从儒家的视角”的主题汇报,由文碧芳教授担任主持人,学院20余位老师参加了本次学术沙龙。

会议开始,黄燕强老师提出,“生生”与“亲亲”构成古典儒学对人的存在的理解,但人工智能可能将改变人对自我本质的认识,使得哲学发生存在论的革命。中国古典哲学如何回应人工智能?如何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在场者?他主张阐发儒家的生生之道与亲亲之义,探讨人工智能给儒家带来的冲击,并说明儒家的生生之道和亲亲之义可以为人机之辨和人工智能立法提供有益的启示。

黄燕强老师首先从“生生”的核心意涵,即人为天地之心,讨论了人工智能与人的本质差别。在主张“人者天地之心也”和“天地之性人为贵”的儒家看来,“天地之心”指天是含摄世界的本原或基质的本体,也是一切实在的终极本性。而朱熹以“仁”定义“天地之心”,认为天地生化万物,生生之意表现为仁爱;人与万物由天地所造化,故其本性源自天地之心,呈现为“仁”。黄老师指出,探讨机器是否为人,需要辨析智能和意识的异同,特别是要关注人具有情感特征的生命意识,乃至展现出天地之心一般的生生之道。就现阶段而言,深度学习系统和生成式人工大模型的设计虽在原理上参照人类神经元网络的结构,但略去大量的生物学细节,且在复杂程度上与真正的人脑也不能等量齐观,无法完全具备如人类一般的智慧。当我们未来为人工智能立法时,应对其植入“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念,要明白机器与人及万物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彼此之间没有形骸之私,没有物我内外的分别,相互联结成休戚与共、命运一体的关系。在此意义上,“生生”就是一切技术不可逾越的界限。

黄燕强老师接着分析了“事亲为大”的亲亲伦理在人工智能时代所受的冲击。儒家通常伦理关系的场域中界定“仁”的意涵。如果“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的五伦揭示了人类是社会性的存在,无所逃遁与社会关系网络之外;那么“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的十义,则表明“仁爱”的等差之序首先始于“亲亲”,次而推己及人,至于仁民爱物。然而当现实世界的社会结构和人的家庭伦理观念在人工智能时代发生嬗变,儒家的道德教化理论和角色伦理关系就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因而儒家关于道德伦理、世界秩序、理想社会、存在意义的认识都需要重新调整,“认识你自己”的命题也需要被重新诠释,这意味着儒家的“生生之道”和“亲亲之义”都要接受价值重估。

在人工智能带来不确定性的时代,儒家应当以怎样的姿态登场,重新赋予人们价值和意义?儒家的天下观和民胞物与的思想,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天下一家、命运与共的理念,提示人类应在集体理性基础上建构新型的世界经济与政治体系,以便应对可能发生的人机冲突,或技术冒险所引发的高风险之威胁。中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和欧洲议会的《人工智能法案》相同的宗旨,如不得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民族仇恨与歧视、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都与儒家的仁爱思想、生生之道成已成人等相关联。

报告末尾,黄燕强老师总结道,儒家要在当代发挥经世致用的价值,应该自觉地关注当下和未来的科技发展趋势,积极参与研讨科技与伦理、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议题,以避免在AI时代失去存在的意义。

讨论环节中,刘沁老师、刘任翔老师、廖璨璨老师、李巍老师、曲晓艳老师、谢凯博老师分别就汇报内容发表了见解并从多角度展开讨论,老师们围绕儒家价值理念如何跨越人直接介入AI程序、AI是融入还是服务智能时代伦理共同体、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下价值秩序的重构、AI实际应用中的“同类性”范畴如何界定、跳出用儒家思想研究AI的思维定势转向用AI技术研究儒家理念、儒家文化能为AI从“感知情绪”到“生成情绪”的发展做什么、儒家理念的介入是否与技术高效化和理念简洁化的发展趋势相冲突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黄燕强老师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细致、清晰的回应。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第24次教师午餐会在愉快的探讨氛围和思维的碰撞中圆满结束。

(图片提供:梁浩、张广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