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同学热议李德仁院士领衔 同上一堂“空天强国”思政大课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09-09

本网讯(通讯员邓莉萍)9月8日,由人民网、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委网信办、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大学主办的同上一堂“空天强国”思政大课在人民网“大思政课”云平台播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博士生耿通,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慧女,讲述胸怀“国之大者”的中国人,勇攀测绘遥感科技高峰的逐梦故事。

这堂“空天强国”思政大课是一次极具教育意义和启发性的活动。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空天科技领域的辉煌成就和美好前景,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第一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并展开热烈讨论。


罗倩(2022级哲学博睿班):作为一名矢志入党的积极分子,我有幸观看了《同上一堂“空天强国”思政大课》,这场课程不仅让我对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更引发了我对科技与哲学交织、国家梦想与个人担当之间关系的深沉思索。

课程伊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备受尊敬的两院院士李德仁教授的精彩讲解,让我深切感受到了航天事业背后的雄厚科学基石和不懈探索的激情。从“东方红一号”的破空而出,到“神舟”飞船载人航天的壮举,再到“天宫”空间站的逐步成形,中国航天人踏实前行,以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这一路走来,无数科研人员焚膏继晷,无数次从失败中爬起,他们以行动诠释了航天精神的真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从“两弹一星”到“嫦娥五号”,从“神舟”到“天宫”,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传承,为我国的航天梦贡献了磅礴力量。航天精神,这一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我们党红色基因的延续。观看课程,我被航天人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深深打动,他们用实践行动展现了“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坚定信念,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典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航天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课程中提及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总工程师,面对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数月如一日地扎根实验室,最终带领团队攻城略地。这一事例深深触动了我。他们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对技术的精雕细琢,正是航天精神的生动写照。再如“神舟”飞船的总设计师,每次发射前都亲自审视每一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对责任的深刻理解,让我由衷敬佩。

航天人的这种伟大精神,让我深刻领悟到国家发展与个人责任之间的紧密联系。身为哲学专业的一名学子,我从中窥见了科技与哲学的紧密联系。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引擎,而哲学则是照亮我们正确运用科技、洞察其深层含义的明灯。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飞跃,更是人类智慧和勇气的展现,是对未知世界不懈追问的哲学精神的体现。

通过哲学视角的深入剖析,我对《同上一堂“空天强国”思政大课》的理解更加透彻,对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责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作为哲学专业的学子,我将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汲取哲学智慧,用哲学的视角审视问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的智慧和力量。

《同上一堂“空天强国”思政大课》不仅让我对我国航天事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点燃了我对科技与哲学的浓厚兴趣。我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不懈努力,深耕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我。同时,我也会密切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脉动,随时准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林舒婷(2022级心理学):自立自强,漫漫科技远征路。在浩瀚的宇宙之中,地球只是一叶扁舟,然而就在这片蓝色的星球上,有着无数探索未知、挑战极限的故事。李德仁院士及其团队的工作,就是其中最为动人的篇章之一。他们不仅深耕于测绘遥感领域,更致力于打破技术壁垒,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这种精神让我深感震撼和鼓舞。

李德仁院士的一生,就是对“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这八个字的最好诠释。他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实践中展现了科学家的担当和作为。在南极科考的历程中,一代代武大人参与其中,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为国家的科研事业添砖加瓦。这不仅是对科学的不懈追求,更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的体现。

习近平主席对南极科考的回信精神,无疑为李德仁院士和他的团队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科考不仅仅是科技的挑战,更是精神的洗礼。面对极寒、孤独等种种困难,武大团队没有退缩,反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这种对科学的执着和热爱让人肃然起敬。

打破技术壁垒,实现自立自强,并不是一句空话。李德仁院士及其团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在测绘遥感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国家在科技领域赢得了尊重和地位。他们的努力,不仅推动了科技的发展,更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个鲜活的榜样,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科研事业中去。

通过李德仁院士的故事,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有的样子:不仅有深厚的学术底蕴,更有坚定的信念和勇于挑战的精神。他的一生,就是在不断攀登科技高峰,不断突破自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我还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南极科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珞珞如石,代代英华。李德仁院士及其团队的故事,是一部关于奋斗、坚持和合作的历史。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信念、有毅力、有团队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需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浩霖(2024级哲学强基班):周日晚上,我参与了哲学院的空天强国思政大课。李德仁院士开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百姓生存,需要资源,需要环境,需要国家强大的力量,这是测绘遥感能做的,需要做的事情。人的眼睛是观察的工具,但人眼是有限的,于是我们通过遥感测绘,通过科学技术进一步拓展,让卫星成为人的眼睛,将世界看得更清晰,将宇宙看得更深邃。

同样的,作为哲学院的一名新生,这也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于是我们需要持续思考,保障理性,思考理性的可行性;社会的公平正义在时代变换下,处于一种正在重构的样态,实际上就是需要不断改进,以适应当今的时代,这就是我们需要做的,我想做的,进一步拓展人的边界,让人类进一步,往前走,掌握更先进的思维模式,找到更适应于当今的社会模式,给到人们更多的福祉,让人民更幸福,人类更美好。

强军,富国,益民,做原始的创新,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为国家的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李德仁院士的结语,也将是我大学期间的奋斗标语。哲学以强军,哲学以富国,哲学以益民,学哲学,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了国家的强大。


涂铭贤(2024级哲学大类):在浩瀚无垠的宇宙舞台上,空天技术不仅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人类探索未知、实现梦想的伟大工具。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国家,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在这一领域不断突破,成为真正的空天强国。

在观看关于武汉大学在测绘卫星领域以及中国南极科考事业发展的相关介绍后,我深感震撼与自豪。这不仅是对武汉大学科研实力的又一次见证,更是中国作为南极科考强国地位的坚实体现。

首先,武汉大学在测绘卫星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从“珞珈一号01星”作为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的成功发射,到“珞珈二号01星”作为全球首颗Ka频段高分辨率卫星的升空,武汉大学在遥感测绘领域不断突破,展现了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这些卫星的成功研制与发射,不仅为我国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遥感数据服务,也为全球遥感技术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让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走得更加坚实有力!

与此同时,中国在南极科考事业上的成就同样令人振奋。从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到即将建成的新科考站,中国在南极的科考布局日益完善,科研实力不断增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中国科考人员不仅克服了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取得了众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武汉大学作为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的重要依托单位,在南极科考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冰川考察活动的成功举办,还是测绘卫星在南极科考中的广泛应用,都充分体现了武汉大学在南极科考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卓越贡献。

通过观看这些报道,我深刻感受到了武汉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领域的一面旗帜所展现出的风采与担当。这些成就不仅是中国科研实力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精神的生动写照。“生逢盛世,重任在肩”,我们作为武大的一分子,作为时代的接棒人,更要树立全球视野和合作精神,积极参与国际空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推动空天技术的和平利用与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空天强国的梦想,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空天之路,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够在空天的舞台上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让我们携手共进,筑梦苍穹,砥砺前行,共同迎接空天强国的美好明天!


何嘉丽(2024级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生生涯的启航之课,“空天强国”思政大课不仅为我打开了探索国家发展战略与科技进步的宏伟画卷,更在我心中种下了责任与梦想的种子,其意义远远超出了课程的本身。在这堂课上,我深刻感受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壮阔征程中,每一份努力都闪耀着不凡的光芒,每一位贡献者都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力量。

在这片星光璀璨的人物群像中,科学家们在国防与科技的尖端领域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在未知中探索,在挑战中突破,他们中的佼佼者,如李德仁院士,更是以其在测绘遥感领域的卓越成就,为“强国梦”的构建添砖加瓦。

李德仁院士的讲座,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注入我的心田。他以平实的语言,将测绘遥感这一看似高深莫测的技术领域,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从卫星遥感的原理到其在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城市规划、资源勘探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每一个案例都让人叹为观止,也让我深刻意识到,测绘遥感不仅是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更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李院士的讲解,不仅让我对测绘遥感有了全新的认识,更激发了我对科技报国的无限憧憬和热情。

此次思政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强国建设,服务国家的决心,也让我明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前辈们的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大业之中,为实现“强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李倍宁(2024级硕士研究生):作为一名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的研究生,我深感荣幸能够参与到这样一场意义深远的思政大课中。在李德仁院士等杰出科学家的引领下,我们不仅学习到了空天科技的前沿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空天强国”不仅是一个科技命题,它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它告诉我们,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未来紧密相连,每一位青年学子都应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相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家国情怀。科学家们那种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国家的辉煌,也为我们树立了追求卓越的标杆。在这次大课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要以科学家们为榜样,不断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让我们以昂扬的青春之姿,争做复兴民族的追梦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不懈奋斗中绽放光彩。


刘畅(2024级博士研究生):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回信,信中提及对学校广大师生“胸怀“国之大者””的殷切期冀,厚植家国情怀不止是时代和国家对科研工作者的期望,同样也与武汉大学的校风一脉相承。武大测绘遥感科技领域各位学者先辈的分享,向我们展示了学科专业乃至国家在测绘遥感技术领域的突破与崛起历程。

继往圣之绝学,是作为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的初级学术目标;为生民立命,是作为科研工作者的武大人的情怀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乃至为万世开太平,是历史的接力棒交付于我们手中的殷切盼望。不辜负国家社会以及人民所托,“胸怀远大理想,练就过硬本领,永攀科学高峰”,并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个人理想建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之上,是武大乃至人民与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张丹阳(2024级博士研究生):今天观看了“空天强国”为主题思政大课,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一代科学家在“测绘遥感”领域,以“李德仁”院士为代表的优秀科学家毅然回国投身于中国的资源环境卫星建设之中,推进了中国在测绘遥感领域的进程。从1999年中国第一颗陆地资源卫星,到2006-2020年的中长期科技规划中间要去做属于中国的高分辨率的遥感,直到现在中国人自己的导航定位系统。

在以中国南极测绘中心的博士生耿通为代表的追梦南极的考察队员,从前辈们冒着严寒建立起来的中国首做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一步一步测绘出来了脚下这片从陌生到逐渐熟悉的土地。从1984年一代又一代武大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2023年夏天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到达南极开展考察。

当前人类已经进入到了新的空天信息时代,卫星导航是大国的核心利益所在,以“导航卫星定时”和测距全球定位系统。回顾中国导航卫星起步阶段面对的种种困境,中国的导航卫星发展时不我待,唯有自力更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到、讨不来的”。2007年4月17日中国北斗二号卫星传回了清晰镜像。从最初的东方红一号到今天的承载着遥感、气象等任务的卫星遍布,中国几代人奋力前进共同打造出了“空天强国”的梦想,永远致敬中国航天事业。


刘笑溪(2024级博士研究生):2024年9月8日晚19:00,我们在线上共同观看了同上一堂“空天强国”思政大课,三位主讲人结合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武汉大学发展史和个人的经历和经验讲述了我国如何一步步打破国外垄断,让测绘遥感中的“千里眼”照进现实,并在最后对青年大学生的发展提出嘱托,其精彩的讲述使我感触颇深。

李德仁教授从遥感技术专业的创新发展引申出所有专业的大学生如何从事自身的专业研究。李教授讲到,研究的过程应当沿着“读书-思维-创新-实践”的过程前进,其中要更加关注“原始的创新”,不能满足于跟随他人、亦步亦趋。这一点最令我记忆深刻。在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中,正是凭借着“要有原始的创新”的精神,我国一代代的遥感专业人才才能突破美国、俄罗斯等率先发展了遥感卫星技术的国家的技术限制和垄断,依靠自己的力量使得中国能够在世界的整个南极科研考察中占据一席之地。

不只局限于遥感专业,每个专业也是如此。就我自己的专业而言,虽然外国哲学是以学习西方哲学为主要内容,但这种学习并不是要复述西方哲学家们的研究成果,而是要通过学习、了解他人的思想,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具体实际,实现创新性的结合、发展。外国哲学专业的研究学习要做的不是照着他人的讲,而是要从自己的文化传统出发与西方交流、对话,争取讲出新东西,新内涵。这一研究过程正是李德仁教授所讲的实现原始创新的过程,也是我们每一名大学生应当坚持的道路。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